一张街头偷拍照,曝光了iPhone 17 Pro的“真容”。
一位戴着墨镜的男子,左手握着iPhone 16 Pro,右手则拿着一台套着手机壳的iPhone 17 Pro。虽然有手机壳遮挡,但镜头对准背部时,清晰拍到了摄像头区域的变化。这组照片被知名科技记者Mark Gurman转发评论后,基本坐实了其真实性。

摄像头布局首次采用横向大矩阵设计。三颗后摄集中排布在背部左侧,右侧则是LED闪光灯、麦克风以及LiDAR传感器的垂直排列。这种大改动,不仅提升了辨识度,也让人对新一代的影像系统充满遐想。
外观之外,这次iPhone 17系列产品线也被彻底重构。Plus型号正式告别,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成员iPhone 17 Air。一款可能成为史上最薄的iPhone,机身厚度仅有5.5毫米。尽管身形轻薄,但参数却不含糊,6.6英寸OLED屏幕,搭载A19芯片,12GB运行内存,取消实体SIM卡槽,支持eSIM,外壳采用钛金属材质打造。
iPhone 17标准版则延续了上一代Pro的屏幕规格,配备6.27英寸OLED XDR面板,升级支持120Hz高刷,搭载A19芯片与8GB内存,背部双摄采用主摄+超广角组合,依旧走的是均衡路线,适合主流用户。

真正的旗舰焦点依然是Pro和Pro Max两款。A19 Pro芯片基于台积电N3P制程工艺制造,在AI算力上相比前代提升了约60%。首次加入VC液冷散热系统,实测可使机身在高强度运行时降温约30%。这意味着无论是长时间拍摄、剪辑,还是玩高帧率游戏,机身都能维持舒适温度。
另外新机影像系统全面升级,Pro系列后置三摄均为4800万像素,铝合金中框取代此前钛金属方案,背部为铝合金+玻璃拼接。相机排列方式如照片所示采用横向矩阵,搭配新一代LiDAR与算法优化,影像能力大概率将成为iPhone史上最强。
屏幕方面,iPhone 17全系配备三星M14 OLED面板。这代面板支持更高亮度、更强HDR效果和更低功耗。更重要的是,标准版与Air也首次支持120Hz刷新率,苹果“高刷入门门槛”终于被打破。
网络连接升级到自研Wi-Fi 7芯片,传输速率、连接稳定性再上台阶。部分机型还将首发抗反射、防刮涂层玻璃,提升屏幕耐用性和户外可视性。这一细节对于经常在户外使用手机的用户,意义重大。
关于售价,目前业内预测是标准版起售价为5999元,Air版6999元,Pro版8999元,Pro Max则为10999元。这套价格体系基本与现有16系列持平,但考虑到配置提升,性价比表现反而更强。

Air的推出显然是为了满足对轻薄有极致追求的用户群体。它不是“减配”,而是一种明确取向,为设计感让路,为便携性让步。而Pro系列则是另一种极端,代表了技术堆料的极限和苹果在专业领域的野心。
Plus系列的下线,是苹果对市场反馈的回应。在Pro Max和标准版之间,不需要一个模糊不清的中间地带。Air填补的,是明确的新需求。极薄、极轻、有AI、有高刷,也许将成为下一个“爆款公式”。
眼下距离秋季发布会不到两个月,新一代iPhone的轮廓越来越清晰。无论是从工业设计,性能参数,还是对用户群体的理解,这一代产品都不再是“挤牙膏”。而是一次久违的跳跃。
有人关心Air到底能不能续航一整天。有人想知道横向镜头矩阵拍照时会不会更顺手。也有人期待Wi-Fi 7和A19 Pro芯片会不会为iOS 26带来新的AI功能突破。
相信答案很快揭晓。那么你最期待哪一款?评论区等你来聊。